小鼠大腦中的體抑素細胞(CeA-SST)活性,會影響慢性疼痛引起的焦慮或憂鬱。這項發現有助於瞭解慢性疼痛與行為、情緒間的互相影響,提供未來的治療方向。
這項發現今天刊登於《eLife》,是由生命科學院院長連正章、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林昱伶,結合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王署君、陳世彬等醫師共同完成。王署君與陳世彬也分別任教於陽明交大醫學系與臨床醫學研究所。
研究團隊以慢性肌痛症小鼠模型,觀察到大腦杏仁核中央區接收到較高的活化訊息,使特定神經細胞「體抑素細胞」(CeA-SST)活性上升,因而驅動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臨床上治療慢性肌痛症的藥物普瑞巴林或化學遺傳學方法能夠抑制這群特定細胞活化,緩解小鼠疼痛及負面情緒等行為。
論文第一作者林昱伶表示,我們釐清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互相重疊的神經迴路,也證實初期投藥可有效阻斷疼痛及負面情緒發展。不過連正章提醒,雖然小鼠與人類有具有相似大腦結構,但兩物種的神經迴路及聯結仍然存在差異,慢性疼痛神經元調控仍待進一步研究。
全球有近30%的人有慢性疼痛,長期以來造成睡眠品質不佳、憂鬱、焦慮及社交問題,慢性疼痛的負面情緒可持續幾個月甚至數年。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指出,慢性疼痛是一種廣泛性疼痛,不一定是發生在特定部位或器官,也會引起焦慮或憂鬱,這項研究讓醫界未來在治療相關疾病有全新的方向。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世彬表示,臨床上只能透過病患主觀描述來瞭解慢性疼痛與疾病關聯,期望未來臨床研究能建立更多客觀指標,同時有機會實際應用這項成果,更精準治療病痛。
內文修改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