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研發團隊,北榮兒童醫學部暨新生兒醫療中心主任鄭玫枝(左一)感謝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右三)協助推動,引進美國加州凱瑟醫療集團新生兒科醫師、凱瑟醫學院臨床副教授周甫聲(左三)的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圖/台北榮總提供
早產兒照護一直是新生兒醫療領域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其中生長監測是確保早產兒健康發展的關鍵。台北榮總與美國加州凱瑟醫療集團合作,並在陽明交大醫學系協助下,成功引進及創新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醫療團隊可透過持續追蹤早產兒身高、體重與頭圍數據,即時掌握病情變化,及早評估潛在疾病風險,也能依生長狀況調整營養與水分供應,為每位早產寶寶爭取最佳成長契機。
過去,早產兒每天的生長資料多以手寫紀錄或基礎電子系統管理,無法有效整合與進行分析;另一般參考子宮內生長體重標準,對於孕齡未滿34周的早產兒,難以真實反映出生後的生長情形。因此,需要能反映不同孕齡、實際生長軌跡的專業早產兒生長曲線,協助醫師精確評估早產兒發展。
現任美國加州凱瑟醫療集團新生兒科醫師、凱瑟醫學院臨床副教授周甫聲,蒐集超過30萬筆美國早產兒臨床資料,成功建立一套先進、專業的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並於2023及2024年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及Journal of Perinatology」。
經由陽明交通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教授林邑璁引介,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暨新生兒醫療中心主任鄭玫枝積極聯繫,促成雙方展開跨國合作。周甫聲慷慨授權系統與數據,導入北榮醫療資訊平台,經歷跨國、跨校及跨領域的緊密合作,於今年6月正式建置完成上線。
鄭玫枝說,新系統讓醫師能在醫療系統介面直接查詢每天自動上傳的生長數據,並即時轉換為專業生長曲線與百分位,顯著提升新生兒照護效率、準確度與預警能力。不僅優化整體醫護流程,更展現資訊科技賦能臨床照護的無限可能。
鄭玫枝感謝陽明交大醫學系主任楊智傑協助推動,由具資訊背景與醫學專業的醫學系五年級朱雅萱同學擔任召集人,領導醫學系謝承曄、吳姍玶、鍾彥承三位學生團隊成員,及新生兒科主任李昱聲與臨床團隊全力支持,總醫師劉宛昕協調聯繫,在資訊室工程師朱原嘉專業協助下,協力完成創新「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為台灣早產兒醫療建立全新標竿,開創新生兒醫療照護新篇章。
